潮旅之都:轟趴館等新玩樂帶來消費新動力
隨著“90后”“00后”年輕群體成為文旅市場的主力,各類新潮玩樂項目蓬勃發展。趕一場國風市集,換上漢服穿越時空,來一場和傳統文化的邂逅;去一次野外露營,約上三五好友圍爐煮茶,閑聊品茗;體驗一把城市騎行、飛盤、陸地沖浪,變身運動潮人。為迎合年輕人消費潮流,廣州商圈、商場紛紛引入新業態、新消費場景。美團平臺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廣東即時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達37%,旅游和休閑娛樂訂單量有顯著增長。
戴著VR頭套、手持游戲手柄,在炫酷的燈光下,2~3位“小伙伴”在虛擬的密室中解題、酷跑、尋寶等完成各類虛擬任務——具備VR、Switch等游戲設備的轟趴館,近年來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。
位于天河商圈的阿卡VR轟趴店店長李剛表示,“今年以來,轟趴館的收入同比去年增長20%。五一假期下午2點開始,店門口就開始排隊”,他們通過線上團購預約,再到線下店里消費,“一般周五傍晚開始,周末兩天、節日都是店的高峰期,通常是2~3位年輕人約上一起來玩”。
近年來養寵群體不斷擴大。到了周末假期,“主人們”外出活動、與朋友相聚,“毛孩子”們可能就會被獨自留在家中。關注到這一現象,正佳廣場為寵物打造了大型游樂場推出眾多人寵皆宜的互動設計,場內更推出200余家寵物友好商店,讓“毛孩子”肆意撒歡,還將定期舉辦寵物聚會、寵物運動會等,讓更多“主人”能夠陪伴愛寵度過愉快假期。而這樣貼心又特別的活動,也為正佳廣場吸引了大量游客,客流近60萬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長110%。
除了“萌寵經濟”,隨著消費者對文化精神追求日益增長,越來越多商場正在引入更多文化類體驗新業態貼近年輕消費者。從展覽到話劇,更多具有藝術氣息的體驗項目,也為商場里的客群帶來更豐富的沉浸式體驗,為廣州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。
商業發展背后,是文化力量的支撐。在商圈里栽種精神綠洲,為都市生活尋一片棲息之所。廣州的商圈積極創新求變,打造商旅文綜合體。近日,廣州購書中心推出了《只此青綠》舞蹈詩劇藝術展,萬菱匯帶來了“生菱其境”元宇宙藝術展,而同樣位于天河路商圈的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則迎來了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沉浸式數字工藝文化展……這樣的文化活動也為商圈帶來了堪稱火爆的客流量。
根據天河路商圈最新數據,“五一”小長假,廣州天河路商圈僅假期頭三天(4月29日、30日,5月1日)人流量達600萬人次,創近年新高。4月29日至5月3日,天河路商圈客流量累計約942萬人次,同比2022年增長約18%。
根據北京路管委會提供的最新數據,4月29日至5月3日,北京路步行街預計總客流244.3萬人次,對比2022年同期增長212%;預計總營收3.71億元,對比2022年同期增長268.5%。數說廣州消費
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數據顯示,2022年平均每月在廣州打卡的抖音用戶超過了100萬,2023年3月廣州打卡用戶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%,持續位居全國前列。
美團數據顯示,2023年第一季度,美團上新開的廣州小店數超3萬家。僅今年3月,新開小店數環比2月增近60%。
廣州市重點監測的商超、百貨、專業店、電商等重點零售企業五一期間實現銷售額約46億元,同比增長64.9%。
4月29日至5月3日,北京路步行街預計總客流244.3萬人次,對比2022年同期增長212%。天河路商圈客流量累計約942萬人次,同比增長約18%。
據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,一季度,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.8%;全市娛樂業一季度累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2.2%。
文/文靜 許曉芳 免責聲明: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